本网讯 为深化设计学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跨界融合,近日,艺术学院数字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赴山西开展为期七天的古建筑文化研学活动。本次考察通过实地测绘、影像记录与非遗访谈,探索传统营造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化路径。
此次考察以“感知千年营造,赋能设计创新”为主题,师生们先后走进南禅寺、云冈石窟、晋祠博物馆、双林寺、小西天等标志性文化遗址。在实地探访中,学子们亲身触摸古建筑艺术脉络,从专业视角挖掘传统建筑中的设计灵感。
在南禅寺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前,斗拱纹样、门窗线条以及唐代的人物塑像,无一不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大家纷纷用摄影记录细节,教师则通过现场解读唐代建筑对称美学,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纹样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云冈石窟前,北魏造像的线条张力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北魏时期的设计语言。而双林寺的悬塑艺术更是本次考察的亮点,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悬塑如何通过造型与色彩传递情感,进一步拓展了大家对视觉元素的认知边界。
考察期间,师生们白天调研采集素材,晚间围绕“传统建筑符号的现代转化”展开研讨。学子们纷纷表示,此次行程让课本中的设计知识有了实物依托,古建筑的纹样、色彩、布局为今后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提升了学生们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赋能设计创新能力。(作者:田英 王新;一审:施林坡;二审:黄成;三审: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