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一座房 两座房 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循着小桥流水,伴着朗朗的读书声,2025年11月23日上午,校园内徽州古宅“光启堂”迎来了一群“小客人”——合肥市翠庭园小学一(2)班追风队的11名同学,安徽建筑大学师生与这群“追风少年”共同开启了一段“大手牵小手”徽文化体验之旅。
触摸“徽派建筑”

粉墙黛瓦马头墙——“徽文化”体验从徽州建筑开始。在异地迁建的明代徽州古宅“光启堂”,志愿者老师结合小学生课本,深入浅出地讲解“天井”、“马头墙”,让知识走进课本,让场所变成课堂,小同学们倾听着、提问着、讨论着,不时发出“哇哇”的感叹声。
在徽派建筑研究所,小朋友们看到等比例缩小的“许国石坊”上的石雕狮子,叹为观止。展厅里木雕构件、村落模型等,都让小学生们流连忘返。
大学生志愿者还向小学生们介绍了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了传承和保护徽州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成果,在小朋友心里埋下“学思践悟”的种子。
体验“徽派非遗”

轩辕黄帝造车忙,中华文明始传扬——安徽建筑大学“轩辕车会”的师生们向小学生们展现了徽州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车会带队杜老师详细地讲解了徽州“轩辕车会”的千年流传与传承创新,轩辕车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力与美为主要表现形式,现在是集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且具有健身娱乐功能。
在车队的大学生志愿者手把手的带领下,小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了沉浸式的体验,“小车手”们认真学习握轴、走步,表演了“平滚车”、“夹篱笆阵”、“拍绕车”“螺旋车“等等,滚滚车轮,转出阵形,收获笑声。
初冬的暖阳格外和煦。徽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徽”字,上下是山水,左右是人文,吉祥美好聚合于一体。小朋友在操场上,以拼图的形式拼“徽”字,更好的记住“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此次“大手牵小手”徽文化体验之旅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体育教学部联合与翠庭园小学一(2)班结对,充分发挥学校场所育人功能,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讲述美丽“安徽故事“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作者:夏淑娟;一审:夏淑娟;二审:任亚若;三审:李万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