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我校校友师生共创作品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作者: 吴运法       发布日期: 2025-11-19       浏览次数: 128

【茶田之间的“村咖”建筑,嵌入地形,两面覆土,两面观景,成为山水间的一处诗意点缀】

本网讯 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系列报道中,我校校友师生共同设计的六安西茶谷“村咖”精彩亮相。这栋“茶谷咖啡”建筑由我校2010届建筑学校友张一村联合建规学院聂玮副教授团队共同创作,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中的亮点案例。

   报道展示了“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其中,这座位于茶田间的“咖啡馆”,以其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有效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体现了我校校友师生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的积极作为与专业贡献。

校友与师生协同,共创乡建精品

   张一村校友2010年毕业于我校建筑学专业,后赴德国包豪斯大学深造并获得建筑硕士学位。现任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负责人的他,长期致力于乡村规划与乡村建筑设计,将专业所学服务于乡村发展。

   近年来,聂玮团队聚焦城乡景观风貌的统筹与管控研究,主编了“和美乡村景观风貌”相关团体标准2部,先后出版专著《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城乡景观风貌统筹规划》。在本次“茶谷咖啡”项目设计中,团队的相关理念与方法得到了实际应用。

建筑与环境共生,践行“消隐”哲学    

   “茶谷咖啡”坐落于茶田之间,山水环境优美但地形高差较大。设计团队面临如何让建筑融入环境、顺应地形、兼顾景观与功能的挑战设计最终采用了“消隐”的设计理念,部分建筑嵌入地形,两面覆土,两面观景。建筑屋顶形成观景平台,与原始环境的景观路径相融合。为消除地形对观景视线的遮挡,建筑采用了叠落的设计手法。

   张一村阐述了其核心理念:“建筑如同一个生命体,拥有自我生长的潜力。我们的设计,是通过现代手法转化在地智慧,为它奠定根基;而它未来的多样可能,则留给运营团队、游客和村民去共同实现。” 这体现了设计超越形式,旨在创造一个能够持续进化、与人共生的乡村空间。

   校友师生共创模式为高校服务社会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整合校友资源与学校智力优势,共同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了高校人才、技术资源与乡村发展的有效对接。

(文图:朱屠昊、王思捷,一审:高侠,二审:聂玮,三审:吴运法)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