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艺术学院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精心策划“传承红色基因 激扬青春力量”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文创设计、纸鸢创作、数字档案三大特色活动,以艺术创作赓续文化根脉,用青春笔墨书写时代担当。
匠心筑徽韵——文创设计展校园之美
“匠心筑徽韵”文创设计活动,从徽弘门、图书馆等校园标志建筑中提炼出建筑元素并转化为视觉形象符号。设计团队巧妙融合云纹、回纹等传统纹饰,通过模块化分层结构打造校门景观文创灯,实现功能性照明与文化符号的深度融合。剪纸创作则聚焦易海兰亭,以非遗镌刻青春记忆,结合现代校园元素展现青春风采。传统技法与现代元素的碰撞,既彰显文化传承的源远流长,又展现创新发展的时代活力。
纸鸢寄春思——青春笔墨绘文化之魂
纸鸢创作活动中,青年学子将专业技艺融入艺术实践。灵动的春燕承载创新理念,展翅的鲲鹏象征凌云壮志,校园元素与春日意象在丝绢上交相辉映。当手绘纸鸢腾空而起,既构成绚丽多彩的空中画卷,更化作新时代青年对爱国精神的立体诠释。笔触流转间,革命薪火在艺术创作中代代相传;线轴收放时,家国情怀随纸鸢翱翔直上云霄。
旧影鉴初心——数字档案溯精神之源
学院以“时光档案”电子展搭建历史对话桥梁,组织学生从家庭旧物中遴选珍贵物件,深挖背后时代故事。一套褪色军装见证热血岁月,一枚斑驳银元诉说一代人的坚守。同学们运用技术重现泛黄家书的岁月褶皱,通过动态影像修复锈迹勋章的光辉记忆。在数字技术与红色记忆的交织中,革命精神借由电子档案焕发新生,散落的文化记忆被重新编织成贯通时空的精神纽带。
此次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数字赋能”三维发力,构建起立体化的思政教育矩阵。艺术学院的青年学生们以专业实践回应时代命题,在守正创新中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证明红色基因永不褪色,青春力量永远澎湃,新时代青年正以独特艺术语言续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作者:孙长玥;一审:施林坡;二审:任磊;三审:潘青)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